网上科普有关“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发展简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发展简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63年7月建校,原址在永安街和平小学,负责人陈静。同年10月学校迁到现址,校舍是一排平房,总面积1440平方米,张岩任校长、党支部书记。
1979年6月在平房的基础上接二楼,总面积扩大为2880平方米。
1986年8月王满学同志任校长。
1986年8月王满学同志任校长。
1987年8月五中更名为实验学校,进行中小学一条龙“五·四”分段实验,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五年制小学一年级学生。
1990年8月学校招收最后一届五年制小学生。(实验学校小学部共计招收四届8个班五年制的小学生。
1992年8月实验学校第一届五年制小学生入该校初中,自此,学校初中部开始三年制、四年制两种学制并存。
1993年12月5日肖欣同志任实验学校校长,王满学同志任书记,当时学校共有教学班16个,初中部12个班,小学部4个班。
1994年6月9日旧楼开始拆迁,校分两地。小学部、初二在原航运局子弟校上课,初一、初三在朝中上课。
1995年8月实验学校最后一届五年制小学毕业生入该校初中,学校更名为实验中学。原该校小学部的18名教师划归给市教委“21世纪学校。”
1995年10月4日新楼建成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为5700平方米。
1995年11月6日举行新楼剪彩仪式,刘海涛市长为新楼剪彩。
1996年8月5日肖欣同志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王满学同志退休。
1997年8月实验中学更名为第五中学。
1997年9月22日第五中学接收原航运局子弟校。
1997年11月5日第二教学区教学楼(在原航运局子弟学校院内)正式破土动工。
1998年5月7日市编委会批准第五中学升格为副处级单位。
1998年10月6日第二教学区新楼建成正式启用。
1998年10月28日举行第二教学区剪彩仪式。(市人大主任姜杰、市政协主席韩树礼、市纪检委书记贺旭武、市检察院检察长岳学远及原佳市市委书记李福顺同志为二教学区新教学楼剪彩。
1999年8月该校最后一届从小学一年级起在该校读书的“五·四”分段的学生初中毕业离校。
2000年3月孙建民同志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肖欣同志调任市教育局副局长。
2001年9月,校园网安装投入使用。
2001年10月,艺体馆建成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为1300平方米。
2002年9月,现代化的第三教学楼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6100平方米。
2003年3月,学校食堂建成正式投入运营,食堂高三层,建筑面1000平方米。
2003年5月,第五中学网站开通。
佳木斯市第五中学,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3-03-19校史.jpg校史2.jpg校史改3.jpg校史改4.jpg校史改5.jpg校史改6.jpg校史改7.jpg校史8.jpg校史9.jpg校史10.jpg校史11.jpg校史12.jpg校史13.jpg
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办学特色
放假。在佳木斯第五中学的官网得知,初一、初二学生周六、周日放假,初三的学生只有周日放假。在初三的这一年里,要准备进行中考,争取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学习时间紧迫,老师们要在半年之内结束所有的课程,剩下来的时间要准备进行复习,和备战中考,这也是所有初三学子周末只放一天假的原因。
基于“以人为本、宏扬个性、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第五中学坚持开拓创新,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结构,即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课+特色活动课。这一课程结构既体现了国家课程的共性要求,也体现学校的个性特点。多年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002年,学校明确提出围绕“一个奋斗目标”,树立“两种意识”,做到“三个必须有利于”和实现学生“四个同步发展 ”的办学思路。一个奋斗目标是:“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管理立校,质量强校”;两种意识是:“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意识,树立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而终身学习的意识”;三个必须有利于是:“我们的课堂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能力,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驰骋想象、发展思维,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完善自我、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和生命价值”;四个同步发展是:“培养学生人格发展与身心发展同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同步,培养学生知识基础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同步,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发展同步。”为此学校实施了三个工程:即形象工程、名师工程和素质达标工程。形象工程是指教师的师表形象,把以提高师德为核心的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名师工程是指选择那些在校内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高尚,威信高,社会声誉好的优秀教师,作为培养对象,激励他们学理论、重实践、出成果,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带动该校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素质达标工程,即是指为提高教师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而开展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或竞赛等活动。
英语、艺体教育、信息技术是第五中学办学的三大特色。
[英语教学特色]
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学校先后聘请了四位外籍英语教师为学生上英语听说课,同时创造条件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中学、爱娃州威廉姆斯中学结成友好姊妹校,中美学生经常互寄信件及发送E-mail,促进了中美教育、文化的交流,提高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外语组以国家级课题“英语教学模式策略与技巧”为载体,构建了“三情”“四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学校的英语教学特色,开启了我市初中学校聘请外教的先河。当您走进佳木斯第五中学,感受最深的是课堂确实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上课铃一响,外教拿出的不是课本和粉笔,而是各种小礼物、小玩具,还有五颜六色的和模型,老师不断地提问题,学生跳着、喊着、抢着回答,没有抢答上的学生则抗议:“我还没有回答呢!”这种教学场面着实让人感到新鲜,令人赞叹不已。
[艺体活动特色]
学校艺体活动丰富多彩,形成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并多次获得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国中小学生短道速滑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前不久,该校毕业生隋宝库同学代表国家队,在世界杯短道速滑比赛中取得世界冠军的骄人成绩,为国争了光,也刷新了该校的体育工作辉煌的一页。学校拥有百人的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活动组织,培养了数以百计的艺术特长生,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培养的艺术特长生在近几年的国家及省级的艺术比赛中均获一等奖。
[信息技术特色]
信息技术是第五中学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学校健全了校园网络,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放到特殊重要的位置。利用多种形式分批、分期、分层次开展教职工全员培训,信息技术处制定了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制度及实施办法,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分为A级、B级、C级和特长级四个等级,每学期进行严格的等级过关考试,并将教师的信息技术考核成绩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之中。使全校教师自觉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并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为学科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基石。目前,随着宽带网的启动和校园网站的建立,许多教师都能从容在网上冲浪,获得教育教学前沿信息,下载教育资源,如课件、文章等,极大丰富了知识视野和课堂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在省市级课件大赛中成绩均很突出,得到评委的充分肯定,并获得大奖。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课堂和“网络世界”等活动课空间进行创新,经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3年由信息技术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网页制作在黑龙江省网页制作大赛中战果辉煌,该校派出的两个队分别获大赛唯一的一个特等奖和一个一等奖。
关于“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发展简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拜一硕]投稿,不代表创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uangjian-nb.com/cshi/202505-32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创健号的签约作者“拜一硕”!
希望本篇文章《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发展简史》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创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发展简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发展简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