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狗不理包子“凉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狗不理包子“凉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丨然诺 来源丨蓝媒汇 财经
如果你来天津 旅游 ,而且还有本地朋友接待的话,那其实是件很舒心的事。因为天津人生性幽默不说,还爱吃爱聊天,能妥妥的满足你的一切要求。但唯独有一点,千万不要和他说,你想去吃狗不理。
在天津人看来,这就和你去了重庆非要吃鸳鸯锅一样,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冒犯。而劝阻外地朋友走进狗不理的大门,则是每个天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虽然是老字号,但天津人从来不愿意把狗不理当做家乡的名片。只不过千禧年的春晚上,郭冬临和冯巩一段儿《旧曲新歌》,让“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的狗不理火遍大江南北,天津人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从早先船运槽工们的专属,再到流连青楼楚馆的寓公们的宵夜,最后拿下“中国驰名商标”,狗不理如同其他的百年老号一样,充满了烟火气与传奇色彩。
一
1831年,一个名叫高贵友的孩子出生在了天津武清县,老来得子的父亲秉承着贱名儿好养活的民俗,给这个孩子取了个“狗子”的乳名。
高贵友长到14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了天津南运河边儿上的刘家蒸铺做伙计。掌柜见他年纪尚小,干不了别的,就让他学着做包子。不过别看高贵友只有十几岁,可他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没几天就学会了包包子,且大小均匀、褶儿拿得漂亮。随后更是学什么会什么,尤其是好琢磨,悟性强,所以做出来的包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颇受顾客的青睐。
三年满师后,存了一些积蓄的高贵友便自己开了家包子铺,因为他做的包子皮簿馅大、肉多油多,所以特别受码头上从事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人所认可。于是生意做的越来越红火,高贵友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工夫与顾客搭讪,于是有人戏称“狗子卖包子,凡人不理”。日久天长,人们便把他的包子铺叫成了“狗不理”。
所以在那个时候的天津人看来,狗不理就是针对平民与贫民的吃食,和“高大上”无缘。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使得每个天津人都觉得,自家的包子蒸的其实比狗不理好吃多了。
二
真正让狗不理走出三岔河口、名满天津的,其实是高贵友的儿子高金铭。
1916年,高贵友病逝后,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时又把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高金铭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也就是如今天津地标之一的劝业场,设立新号“德聚号”。短短不过20年,狗不理包子从天津的一隅,正式走进城市中央。
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是因为高金铭赶上了时代的契机。彼时的天津在全国的政治版图上有着极特殊的位置——离北京不近不远,除了足够躲开首都的风波诡谲外,当风平浪静时又方便跳出来“摘桃子”。
一时之间,天津成了下野的政客、文化界的名流、德高望重的士绅们“养望”的不二选择。这些上流人士常常流连于青楼楚馆,通宵开party、打茶围如同家常便饭。
但那个时候,这些附庸风雅的青楼楚馆往往是不提供热食的。看到这份商机的高金铭便带着伙计,将蒸好的包子装入笼中沿街兜售。这种原始的外卖叫“胡同串子”,和如今的“地摊儿”一样专做夜经济,简单粗暴却有效,让狗不理名声响彻了整个天津卫。
三
1947年,高金铭病逝后,其子高文焕继承了狗不理的招牌。但当时的天津已然一地鸡毛,不再是政商寓公的避风港。时局动荡之下,狗不理的生意越来越难做,高文焕勉为其难的经营到1952年,最终撑不住选择了歇业。
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百年老号”狗不理就已经彻底黄了。它的归宿原本应该是和“某家店逃荒也要带上的百年老汤”、“某家店拿到了从宫里流出来的食谱”一样,成为故纸堆中荒唐的 美食 传说。
但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虽然和高家已无关联,但“狗不理”这块由爱新觉罗·溥任题写的黑底金字招牌,算是保存下来了,如今还悬挂在其总店的门楼上。
也就是在此之后,狗不理才开始走出天津、开始了艰难的拓张之路。
四
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打出名气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事实上在随后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狗不理的名气也不过在小范围内传播,依靠真假难辨的名人轶事偶尔刷刷存在感,但随后也很快冷却下去。
转折点在1999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批准下,狗不理拿到了“中国驰名商标”这一称号。 随后在千禧年的春晚上,郭冬临和冯巩表演的相声《旧曲新歌》中突兀的提到了狗不理包子。一时之间,全国人都知道这家店的包子“薄皮大馅十八个褶”了。
狗不理开始以一种蛮横不讲理的方式火遍全国,并迅速成为了资本的宠儿。
2004年,狗不理在韩国开了第一家海外分店。2005年,同样是“百年老号”的天津同仁堂,以1.06亿元的高价收购狗不理,并为它起了一个信雅达的英文名“GoBelive”。这也标志着,从码头工人中走出来的狗不理开始抛弃接地气儿的过去,转向高大上的品牌革新之路。
现如今看来,在“百年老号”这群难兄难弟中,同仁堂是难得一个把资本 游戏 玩出花儿的角色。拿到能够“讲故事”的招牌后,同仁堂开始让狗不理转型售卖速冻食品,以求打破产品的空间与地域限制,同时还在全国各地开办消费水平极高的酒楼饭店,试图迅速完成资本扩张。
2006年11月,经商务部批准,狗不理正式拿下了“中华老字号”的殊荣。在资本的助推下,狗不理开始着手做上市准备,计划于2007年或最晚2008年登陆A股。
但就在这个时候,揠苗助长以至于脱离了生存土壤的狗不理,开始水土不服了。
五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价格。
2008年,狗不理一只普通的猪肉馅包子的价格为一块五,已经超过了另外一家知名店铺庆丰包子如今的价格。而到了2020年,猪肉馅儿包子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五块七。
这只是狗不理更换产品战略的冰山一隅。其董事长张彦森在2017年还公开说过,一定要打破“老字号”就是便宜的思想,因为老字号为了做久,就一定要有利润空间,在保持质量的情况下,有一个合理的价钱。
狗不理山东路店菜单(来源大众点评)
“保持质量”这话做没做到,狗不理和消费者各执一词。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信息是,自打2006年计划上市后,狗不理一直在2014年才提交申请书。但同年7月,这份难产的申请书依然被证监会用铁拳砸烂。
个中缘由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而被“教做人”的狗不理却依旧执拗,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
财报公开后吃瓜群众才得以一窥“百年老号”的造富能力:2015年,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收8949万,同比增长20.82%。净利润601万,增速超过30%,一时成为新三板上耀眼的明星。 哪怕到了2019年,其营收和利润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这和隔壁的老字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连续三年业绩下滑的全聚德,甚至都收到了深交所出具的年报问询函,要求其对公司经营数据进行解释。
但在风光无两之时,狗不理却选择主动退出。 2020年5月8号,狗不理公开提交终止股票挂牌的申请,并于5月11日获得同意。
六
选择主动退市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新三板的交易量实在是太低了。这对执念于玩资本 游戏 、试图从二级市场获得融资的狗不理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不能融资,就意味着不能获得充沛的现金流,就意味着无法砸出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就意味着在互联网大潮中掉队。与“不好吃”的负面评价相比,这才是狗不理最害怕的事。
但狗不理失败了,或者说没能成功。
2015年,上证指数从3210点快速冲刺到4277点之后极速下滑,至2016年初甚至跌到了2737点。狗不理甚至连解禁都没能熬到,股价就和指数一起陷入了四年“长熊”。
为了提振股价,狗不理开始频频讲故事,譬如斥资3000万跨界玩咖啡,譬如并购澳大利亚的公司推出“益生菌包子”,更遑论后续的面膜、大 健康 产业等。
花里胡哨,却无一有效。
事实上狗不理的遭遇,与众多“百年老号”一样,受困于自己的骄傲和矜持,或固守本业然后被抛弃、或盲目进行多元化而不断失血。等到万不得已想要转身的时候,已经被时代的车轮碾到了脸上。
就像《舌尖2》中说的那样,在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当身为食物的狗不理既不能让人们想起来自何处、又不能让人们憧憬未来,那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义。
原标题:400岁的剪刀,300岁的扒鸡...一批老字号将在a股上市。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左玉坤)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上市是他们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那么在你看来,一个品牌需要多久才能成熟?5年、10年或...400年?
近期,一批中华老字号纷纷敲开a股市场的大门,试图在资本的海洋中大显身手。其中有400岁的剪刀,300岁的扒鸡,99岁的粽子...《逆时代生长》。你期待他们吗?
张小泉“磨刀霍霍向a股”
近日,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张小泉”)的上市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拟在创业板上市。如果成功,年近400岁的张小泉将成为a股第一家工具类上市公司。
张小泉剪刀在江浙一带家喻户晓。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崇祯1628年。借助祖传手艺和龙泉豪冈,张的手艺人在杭州很有名气。历经清朝和民国,2006年张小泉剪刀成为商务部批准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
刀具界一直流传着“南有张小泉(1628),中有曹正兴(1840),北有朝子(1651)”的传说。但随着冶炼技术的革新,这些传说中主角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2020年5月,亏损数年的王麻子被广东刀剪企业正式收购,“北京王麻子”已变成“广东王麻子”;最年轻的曹正兴,1995年产量锐减,已经完全停产。
虽然张小泉是三者中最好的,但像许多老品牌一样,它的品牌已经易手多次。招股书显示,张小泉的实际控制人为、张、张新成。虽然他们都姓张,但他们三人与没有血缘关系。和张是兄弟,张新成是张的儿子。他们总共持有张小泉71.83%的股份。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张小泉营业收入分别为33556.8万元、40313.47万元和47959.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884.16万元、4380.85万元和7230.07万元。
此次,张小泉拟发行不超过25%的股份,募集资金4.55亿元,用于产能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张小泉表示,公司一直坚持百年品牌二次创业的心态,将传统剪刀行业与新技术融合。
大牌云集,老字号排队“触电”
张小泉并不是唯一想在资本市场开花结果的老字号品牌。
像张小泉一样,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想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日,其披露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申请在上交所上市。
作为国企中粮集团的子公司,也是第一批“中华老字号”的中国茶叶IPO,此前实施混改,引入著名的玉兰投资,实现员工持股计划,力争做a股市场“茶叶第一股”,打破了a股市场至今没有茶叶上市公司的尴尬格局。
另外,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家,与“吃”相关的企业自然也不逊色。有两个老牌食品品牌目前正在进行上市前辅导。
首先是号称“中华第一鸡”的山东德州扒鸡有限公司。2018年5月,在中国原国家质检总局发起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专项评选中,“德州扒鸡”以9.03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中国老窖品牌20强榜单。
德州扒鸡公司官网显示,十年来,德州扒鸡销售额从不含税的5000万元增长到5.4亿元,利润从资不抵债增长到1亿元。未来十年,德州扒鸡的目标是年销售额50亿,盈利8亿。
另一家是浙江五芳斋实业有限公司..每年能卖出4亿个粽子的五芳斋诞生于1921年,明年将迎来它的百岁生日。但却是“人老了不老”的典范。
2020年端午节,五芳斋,盒马鲜生,西茶等。共同推出了多款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定制创新粽子。同时,还与、中等跨界公司合作,推出“咸蛋黄肉圆薯片”和“饺子味冰淇淋”,为产品带来溢价,让五芳斋品牌焕发出持续的生命力。
不进则退。在新物种、新品类、新品牌的时代,一些老品牌正在谋求上市,也有一些已经上市成功。
目前a股市场有近50家老字号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白酒、中药、餐饮、调味品等领域。市值超2万亿的“龙头”贵州茅台就不用说了;海天叶巍,6年市值从383.86亿元飙升至4000亿元,业绩也堪称典范;片仔癀和云南白药也是很好的例子。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商务人士的关注。钒业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今年5月建议,对老字号企业上市给予特别支持,希望建立老字号企业的长效保护机制。
不是上市结束,资本市场不相信年龄。
但成功的上市远非成功的逆袭。在“茅台”风光的另一面,很多老字号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仍面临诸多阻碍。
2020年5月,挂牌新三板的162年天津狗不理退市。被慈禧太后誉为“食之长寿”的狗不理包子,却成了“被人冷落”,最受诟病的一点就是价格。
据媒体报道,这是平民食品的包子。便宜的要五六块钱,贵的要二三十块钱。高昂的价格让狗从“知名”到“烂嘴”都忽略了“皮薄馅大十八折”。
不知道什么时候,本该是地方特产品质背书的“老字号”,却被老百姓放到了口碑的对立面。狗不理退市后,有网友感慨:“狗不理忘了自己只是个包子,就像全聚德忘了自己只是只鸭子一样”。
聚德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营业总收入15.66亿元,同比下降11.8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462.79万元,同比下降38.9%,直接跌回2005年的水平,也是其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业绩下滑,引发深交所问询函。
在餐饮行业疫情背景下,全聚德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亏1.52-1.39亿元,自救迫在眉睫。
老字号上市餐厅全聚德销量下滑的原因其实和狗不理一样,就是太贵了。对此,7月24日,在156岁生日之际,全聚德宣布全面下调菜价10%至15%,并取消所有门店服务费,以放下身段迎合大众消费。
“资本终究只是助推剂。老字号虽然有IP加持,但要焕发青春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有业内人士表示,否则,别说上市,“上桌”都难。(完)
关于“狗不理包子“凉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缪宇]投稿,不代表创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uangjian-nb.com/cshi/202504-284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创健号的签约作者“缪宇”!
希望本篇文章《狗不理包子“凉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创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狗不理包子“凉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狗不理包子“凉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