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贫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释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贫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释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2.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饿死。
3.贫穷并不可怕,但心不能穷。
4.如果心穷就真穷。
5.选文中的“饿者”不吃“嗟来之食”,表现的就是做人应有的骨气、志气,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一种精神”。
6.出自:《礼记-檀弓下》:齐大饥。
7.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8.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
9.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0.曾子闻之,曰:“微和!其嗟和,可去,其谢也,可食”。
11.译文:齐国有严重的饥荒。
12.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
13.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
14.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
15.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是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译文:
羊子曾经在走路的时候,捡到别人丢失的金子一块,就交给了她的妻子,她的妻子说:“我听说志士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的东西,何况是捡到别人的东西来牟利,定会污损自己的名声呀。”
《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汉朝东汉时期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关于“贫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释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寄芙]投稿,不代表创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uangjian-nb.com/cshi/202504-1422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创健号的签约作者“寄芙”!
希望本篇文章《贫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释义》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创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贫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释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贫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释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