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历史上有哪些不幸的公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有哪些不幸的公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建世帝刘盆子
建世帝刘盆子,生于王莽始建国二年庚午(公元10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曾在樊崇组织的赤眉军中混过,主要负责割草喂牛的工作,号称“牛吏”。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首领樊崇采纳方望“拥立汉朝宗室为帝,以号令天下”的建议,于是拥立汉室后裔刘盆子为帝,时年15岁,建年号为建世,史称建世帝,虽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可惜只是个傀儡皇帝,共在位2年。 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军队与刘盆子的赤眉军队决战于华阴县,结果赤眉军大败,刘盆子投降,然后被解送到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怜悯刘盆子,对其赏赐丰厚,并让他到赵王刘良(刘秀的叔叔)府中当了一个叫做郎中的官。没多长时间,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刘秀又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奉养刘盆子终身。后来刘盆子亡国后投降刘秀,不久便因病双目失明。 据《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记载:“帝怜盆子,赏赐甚厚,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
二、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234年),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在位,共在位31年。
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从而刘协便成为董卓任意摆布的一颗棋子。后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刘协,后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又被曹丕控制,最后刘协被迫禅位于曹丕。
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3岁。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后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为孝献皇帝。
三、蜀汉后主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07年—公元263年),生于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开国之君刘备的儿子。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在位,统治蜀汉41年,是中国历朝末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并托孤于诸葛亮),后葬于惠陵。同年五月,刘禅继承皇位,改年号建兴,大赦天下,时年十七岁。
刘禅在位初期,遵照其父刘备的遗照,由丞相诸葛亮辅政,大小政事都取决于他。诸葛亮为此鞠躬尽瘁,使得国家稳定,政治清明。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不理朝政,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大将军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屯田避祸。至此,蜀汉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逐渐走向衰弱了。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十一月,魏国大将邓艾兵分三路进攻蜀汉,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刘禅竟采纳降魏的建议,最终投降魏国,蜀汉灭亡。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
四、成汉末帝李势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的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43年―公元347年在位,统治成汉4年。
公元343年,父亲昭文帝李寿去世,李势随即即位,改元太和。其在位四年间,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
公元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势,李势兵败投降,桓温将李势及其亲族十多人迁往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并封李势为归义侯,成汉自此灭亡。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病世。
五、后晋末帝石重贵
石重贵(公元914年―公元964年),高祖石敬瑭的养子,后晋最后一位皇帝。
石重贵原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子,因为其父石敬儒早逝,所以石敬瑭遂将他收为养子,深得石敬瑭的喜爱。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石敬瑭去世,石重贵即帝位,天福九年(公元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公元942年-公元946年在位,共统治后晋4年。
石重贵即位之初,契丹对后晋虎视眈眈,一心想灭掉后晋,因而遭到契丹三番四次的进攻。最终在开运三年(公元947年),后晋败于契丹,都城开封被占领,石重贵被俘送往契丹,后晋灭亡。
石重贵在位时间不长,前后不到五年。五年之内,生活的浪涛既把他涌上了顶峰,也把他无情地摔到了谷底,成为亡国之君,最终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病死,享年50岁,葬于今辽宁省开原县。
六、北汉英武帝刘继元
北汉英武帝刘继元(?―公元991年),孝和帝刘钧的养子,五代时北汉末代皇帝,是北汉第三任皇帝刘继恩的弟弟。公元968年—公元979年在位,统治北汉11年。
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汉睿宗刘承均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随后刘继恩即位。同年九月,侯霸荣带领数十人杀死了刘继恩,并立刘继元为帝。
刘继元当了北汉皇帝后,继续与赵宋抗衡,一直与其僵持了10余年,直到广运六年(公元979年)五月,刘继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给宋太宗。宋太宗当即封刘继元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赐给京师甲第一区,每年都优加赏赐。于是,刘继元乐不思蜀,悠游岁月,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寿终正寝,葬处不明。
七、宣统帝溥仪
宣统帝溥仪(公元1906年2月7日—公元1967年10月17日),姓爱新觉罗,字耀之,号浩然,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溥仪的《退位诏书》,自此清朝统治近300年的封建王朝结束。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7月1日,前清遗臣张勋发动兵变,宣统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又坐上了龙椅,大封群臣。结果没想到的是,段祺瑞出兵讨伐,张勋匆匆逃跑,溥仪坐了十一天龙椅又下了台。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公元1934年—公元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历史上有哪些不幸的大官?
历史上六个被五马分尸的名人,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夏薇舒、商鞅、吴起、嫪毐,隋朝的杨玄感,唐代的李存孝。其中嫪毐罪有应得,其他几位多少有点冤情。
古代刑罚,比现代社会残忍的多,有车裂、活剐、活埋、烹煮等。其残忍程度让人不忍直视。其中,我国历史上被车裂的名人有六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夏薇舒、商鞅、吴起、嫪毐
夏薇舒是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夏姬的儿子。当年夏姬嫁给了陈国的大将夏御叔,所以被称为夏姬。但是她风流成性,很多男人因为他而死。儿子夏薇舒杀掉昏庸的陈国国君之后,为楚庄王兴师讨伐陈国,被其杀死。
商鞅、吴起的死因都在于其变法。在支持他们的国君眼里是忠臣,而在新继任的国君眼里是个奸臣,二者变法过于激进,触犯了旧势力的利益。
嫪毐,是秦王嬴政母亲赵姬的爱宠,其实他是受了吕不韦的指使,监视嬴政的,后来被人告发,被嬴政拿下车裂,如此下场可谓罪有应得、
隋朝的杨玄感
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元勋杨素的儿子。他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当年隋炀帝北征高丽,他押运粮草。隋炀帝的穷兵黩武因其民怨沸腾,杨玄感造反,可惜不是时机,被隋炀帝的大将打败,杨玄感被车裂。
唐代的李存孝
李存孝是唐末李克用的部下,认李克用为义父,其勇猛无比,天生神力,可是后来背叛了李克用,被其车裂。
历史上最不幸的皇子有哪些?
刘伯温 死因:慢性中毒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也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来佛手心。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 病情加剧而死。许多人认为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杀掉刘伯温的,不久之后,胡惟庸全家亦遭灭门之灾。
方孝孺 死因:凌迟,灭十族
方孝孺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朱棣要灭其九族,他破口大骂,灭我十族又如何?人本有九族,何来第十族?朱棣横下一条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
袁崇焕 死因: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杀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更可悲的是,袁崇焕被处死时,竟被不明真相的群众生咬活割,不忍去说。
胤礽,清朝圣祖康熙皇帝的次子,生母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因母亲在生他难产而死,而康熙又与赫舍里伉俪情深,所以爱屋及乌,这位嫡子在其一岁半的时候,就被他老爹册封为太子,他也因此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被公开册立的太子,也是除同治之外唯一一个本应没有悬念继承皇位的皇子(同治他老爹咸丰就生了两个儿子,另外一个还三岁就死了,想有争议,除非他老爹有私生子),还是一个两度被立为太子的人,就是这么一个理应继承皇位的人,却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被废的太子,到底是什么原因没能让他最终登上皇位呢?
根据史书记载,胤礽的先天条件还是很好的,本身就天资聪颖,再加上千古一帝康熙的精心调教,起初的形势还是一片大好的,如果康熙像他老子顺治一样短命的话,也许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而是年轻有为的清帝国入关后的第三任皇帝胤礽了,可是胤太子点子实在太高,他遇上的爹是全中国五千年时间里在位时间最长的爹——在位61年的康熙,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件趣事:当胤礽啥也不懂还在襁褓之中时,他是太子;当他牙牙学语的时候,他是太子;当他已经成年的时候,他是太子;当他都当爹的时候,他还是太子;一晃过了三十多年,当他35岁的时候,他还是在做着他那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当了33年的太子,并且老爹身体还不错,胤礽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开始不规矩了,并有了一些越权的行为,但此时的胤礽还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结党隐私,逼父退位的举动,可以说,胤礽的第一次被废,自身原因有,但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因为康熙登基早,儿子多,胤礽的竞争对手之多堪称清朝第一,历史少有,你像以上我们介绍过的几位,充其量是哥两争,再厉害点的,就是第三方获利。可是看看胤礽的身边,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哪一个都不是善茬,他不甘心在自己的位置呆着,但是更多的人却在窥视他的位置,来自多方的中伤还有不利于自己的小报告,再加上自身确实不怎么干净,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同志第一次被废,被幽禁咸安宫。
关于“历史上有哪些不幸的公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桑桂昌]投稿,不代表创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uangjian-nb.com/cshi/202505-100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创健号的签约作者“桑桂昌”!
希望本篇文章《历史上有哪些不幸的公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创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历史上有哪些不幸的公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有哪些不幸的公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